与此同时,与网络贷款的高速发展相比,网络贷款平台良莠不齐的现状则更为棘手。根据年报显示,2015年,近2600家网络贷款中,问题平台达到896家,占比高达三成以上,是2014年的3.26倍。居高不下的问题平台数量,是否意味着网贷行业经营现状不容乐观?投资者选择网络借贷平台,又该如何去伪存真?
网络贷款,也就是所谓的P2P信贷,这种起源于英国的借款模式,通俗地说,就是我要借钱,你想放贷,利息咱俩商量,市场由第三人负责提供。事成之后,你收本息,我付本息,风险均担,而第三人只负责拿中介费。这个第三人,就是网络贷款公司。
对于职业理财人来讲,如何评估网贷平台的资质与信誉,不是太难的事情,但对于大多数普通投资人来说,做到这一点,却不那么容易。有人看重的是网贷平台的高收益,有人看重的是资金安全。
但实际上,平台规模大、资质齐全的网贷平台出现问题,在过去的一年,并不是个例。这就是让60多岁的老周想不明白的地方。
一个有工商税务营业执照登记、标的房产抵押物明细齐全、和他签了电子合同、并且高喊打假的P2P平台,卷走了他一辈子积攒的100多万元养老钱。老周称自己还想着年化利率超过股票,国家允许的,尤其,有房产抵押,他认为应该没有什么疑问,而且经过再三审查。但是他们最终发觉都是空的。
前天,网贷行业研究机构盈灿咨询联合网贷之家,发布了《2015年中国网络借贷行业年报》。用盈灿咨询副总经理于百程的话来说,整个网贷行业,是“冰火两重天”。一方面,整个平台,包括行业规模大幅地发展,参与人数也是大幅发展,但另一方面,问题平台充分暴露,去年达到896家,而这些年累加起来也就1300家。
于百程说,网贷行业年报中,平台所暴露出的共同问题就是,信息披露制度不健全。
互联网金融研究者弈飞认为,目前,网贷行业整体上还是相对安全的,但不排除正常经营性风险的存在。
2015年年中,《互联网金融指导意见》出台,这一互联网金融的“基本法”,使得P2P网贷行业告别“无监管”时代。于百程说,之所以出现网贷行业的诸多问题,除了宏观经济下行、股市大幅波动、经济犯罪侦查影响之外,国家层面的一系列规范文件和措施,也是非常重要的原因。
2015年是政策的元年,因为政策很规范了,整个行业从原来的比较草莽,就是大家想怎么做就怎么做,也没有什么门槛,到2015年做了一些方向性的规范,一些企业可能觉得自己的不合规,也没什么意思了,出现一些问题之后,有的就跑路了,停业了。这也就反映了行业从不规范到相对规范过程中的阵痛。
去年12月28日,《网络借贷信息中介机构业务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正式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由于其中界定了网贷的内涵,明确了适用范围及网贷活动基本原则,重申了从业机构作为信息中介的法律地位,因而,被业内称为网贷行业“基本法”。
目前,这一暂行办法还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好贷创始人兼CEO李明顺表示,接下来就等着新规正式发布,而执行到位才是最关键。
“网贷基本法”生效,能否真正规范网贷行业,减少、甚至杜绝跑路,暂时还无法下定论。不过,对于普通投资者来说,保本并拿稳定的收益,比盲目追求高利息更重要。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地产金融网

转载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地产金融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电话:025-86893515,邮箱:2116005100@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