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 » 金融聚焦 » 正文

高盛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宽松以促“供给侧改革”

放大字体  缩小字体 发布日期:2015-12-30  浏览次数:9784
核心提示:备受瞩目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昨日闭幕,确定了明年经济增长任务和政策基调。高盛指出,本次会议释放宽松信号以配合“供给侧改革”,同时明确提出了减税,且未用“结构性”的字眼加以限制。

备受瞩目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昨日闭幕,确定了明年经济增长任务和政策基调。高盛指出,本次会议释放宽松信号以配合“供给侧改革”,同时明确提出了减税,且未用“结构性”的字眼加以限制。

“虽然政府将总体周期性政策立场设定为“稳健”,但财税、货币和其它政策的基调较为宽松。” 高盛首席中国经济学家宋宇及其同事在最新的报告中写道。“此次会议上更加积极的周期性政策立场使得我们对我们的预测更有信心,即 2016 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仅将小幅减少。”

 

具体来说,本次会议意味着“积极的财政政策需要更加有力、财政赤字需要逐步提高。稳健的货币政策需要加大灵活度,以为结构性改革提供合适的条件。”

 

官媒《中国证券报》今晨的社评文章也着力渲染了宏观经济对宽松的需求。“宏观政策可适当增加宽松力度,让货币政策继续引导实际利率下降,推行提高赤字、资产证券化等更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强产能出清,推动金融改革,持续深化结构性改革。”

 

宽松的政策基调,可以更好地配合明年经济增长的五大任务(高盛总结如下)。关于“为结构性改革提供合适的条件”的补充说明较为明确,宋宇等表示,“这似乎终结了关于货币政策是否应该偏紧以压力促进改革还是适度宽松否则结构性改革难以推进的争论。”

 

1. 化解产能过剩:强调要为实施市场化破产程序创造条件,对由于产能削减而导致的失业加大财税支持。

 

2. 降低企业成本:要研究降低税率和降低企业成本的办法。

 

3. 化解房地产库存:通过户籍制度改革帮助非户籍人口在就业地落户、买房,从而稳定房地产市场。政府还将鼓励开发商适当降价、促进房地产业兼并重组、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声明还提到要发展住房租赁市场并将其作为降低库存的措施之一。

 

4. 扩大有效供给、支持增长的薄弱领域:要坚持精准扶贫、脱贫,支持企业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降低企业债务负担、创新金融支持方式。

 

5. 采取进一步措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2016 年政府将进一步去杠杆以防范并化解金融风险。

 

这些无不体现着“供给侧改革”的管理思路。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曹和平表示,过去中国常常是总需求管理,而这次提出的去产能、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五大任务都是总供给管理,是对一个国家生产能力的管理,这点让人印象极为深刻。

 

宋宇等还注意到,“供给侧改革”的核心措施之一——减税在声明中也被明确提及。“声明明确提出了一项积极举措——减税,而且并未使用“结构性”的字眼加以限制。”

 

通过减税来扩大财政赤字不同于仅仅是加大政府支出扩大财政赤字。如果实施得当,再加上汇率的灵活性,这有助于缓解消费者因为较大的价格差异而日益选择在海外消费的问题。

 

不过,“鉴于政府收入增长放缓带来的压力以及经济转型过程中日益上升的维持社会稳定的必要性,政府是否能够成功进行总体减税仍有待观察。”

 

关于货币政策应加大灵活度的声明也和松紧适度的表述有着微妙的差别, 但这一信号难以解读,宋宇等表示。汇率方面,声明仅提到要“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并未展开说明。

 

房地产政策方面,取消房产政策限制的表述引起了一些解读上的混乱,高盛的解读是:

 

取消房产政策限制的表述引起了一些解读上的混乱。有人将此解读为如取消对城镇住宅70 年产权的限制,但新闻稿原文为“取消过时的限制性措施”。虽然取消这一限制无疑将是一个积极变化,但这是一个巨大的改变。声明只是指出过去关于禁止人们从事房地产相关活动之类的过时规定应被取消。

 

在高盛看来,进行结构性改革似是坚定目标,但关键在于执行:

 

从声明措辞来看,结构性改革似乎是坚定的政策目标,不过未来改革的关键在于执行。在过去,改革的执行并非一帆风顺,那些给改革前进造成困难的因素不会一夜之间消失。比如对于灵活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和降低经济总体杠杆率之间也存在矛盾。我们预计在最高领导层的重视之下,2016 年改革的步伐将略快于前一段时期。但是如果改革大幅提速,则这将比我们的基本预测更积极。

 

“总体而言,此次会议上更加积极的周期性政策立场使得我们对我们的预测更有信心,即 2016 年中国的经济增长仅将小幅减速。”宋宇等总结道。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微信公众号:地产金融网


    转载免责声明:凡本站注明 “来源:XXX(非地产金融网)”的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系本站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信息传递,并不代表本站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有新闻稿件和图片作品的内容、版权以及其它问题的,请联系本站新闻中心,电话:025-86893515,邮箱:2116005100@qq.com。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关闭窗口 ]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本站精彩推荐

首页 网站介绍 企业邮箱

地址:南京市汉中路89号金鹰国际商城35楼c4座 025-86893515 投稿QQ:2116005100

策划、设计、制作:北京中视紫金商务咨询有限公司南京分公司 邮箱:meigui916@163.com

地金网 版权所有 苏ICP备13054326号 苏公网安备 32010402000026号

服务时间:09:00-20:00

邮箱:dcjr1688@126.com

投诉电话:13584059188